神农架林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
神农架林区统计局
神农架林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
2021年5月26日
按照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湖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部署,我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历时一年多时间,高质量完成了普查准备、入户登记、比对复查和主要数据汇总等工作。今天,向大家通报我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情况和主要成果。
一、普查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我区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通过此次人口普查,我们全面查清了我区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为完善我区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统计信息支撑。
林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七人普工作。周书记、刘区长、王区长参加人口普查现场登记,周森锋书记还在登记现场发表重要讲话。林区政府成立七人普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实施、密切协同配合,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共组建普查机构88个,选聘普查人员300余人。各级人口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人员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在全区普查对象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我区所有家庭和人口的入户登记工作。
二、普查主要数据
根据国务院人普办的统一部署,我区人口普查公报今天正式发布。普查公报共有6个,分别为我区人口情况、人口性别构成情况、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人口受教育情况、城乡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等。主要数据具体情况如下:
(一)人口总量。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区常住人口为6657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6140人相比,减少9569人,下降12.6%,年平均增长率-1.33%。相关数据表明,10年来我区常住人口总量逐步下降。一是人户分离情况进一步加剧,劳动年龄人口向发达地区聚集,退休人口随迁等;二是新生儿人口逐年减少,二胎生育高峰已过,人口总量增速放缓。
(二)户别人口。我区共有家庭户23378户,家庭户人口为61305人;集体户807户,集体户人口为526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减少0.52人。家庭户规模缩小,主要是受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增多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我区男性人口为35273人,占53%;女性人口为31298人,占47%。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2.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降1.86。
(四)年龄构成。我区0-14岁人口为9905人,占14.9%;15-59岁人口为42146人,占63.3%;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520人,占21.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907人,占16.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7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2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个百分点。我区少儿人口比重回升,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五)受教育程度人口。我区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589人,占比15.50%,比2010年提高5.97个百分点。我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0年的8.75年上升至8.79年。文盲率由2010年的9.2%下降到7.7%。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10年来我区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六)城乡人口。我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2906人,占49.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665人,占50.6%。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29085人,乡村人口47055人,城镇化率提高11.2个百分点。过去10年间,我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功能日趋完善,城镇承载能力大幅提升,生态移民整体搬迁取得成效,产业升级进一步发展,为人口向城镇快速聚集奠定坚实基础。
(七)流动人口。我区人户分离人口为10947人,流动人口为12760人。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813人,省内流动人口为10947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5788人,增长112.2%;流动人口增加6469人,增长102.8%。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口迁移流动为净输出,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以上是我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总的来看,我区七人普主体工作已经完成,普查摸清了我区人口家底,反映了我区人口变化特征,获得了大量极其宝贵的人口统计信息。我们将会同各有关方面充分开发利用好普查资料,确保普查成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现效用最大化,为推动神农架林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