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 湖北政府网 神农架政府网 繁体中文 一号登录|注册 OA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公报

神农架林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索 引 号: 发文单位: 主题分类: 名  称:神农架林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文日期: 发布日期:2011-12-22 10:05 文  号: 文  号: 效力状态:
| | |

 

2011年,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十六字”发展方针,紧紧围绕“一园四区”发展战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011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302万元,同比增长11.5%,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4871万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0100万元,同比增长13.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0331万元,同比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1.4:39.7:48.9调整为10.2:41.4:48.4。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及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5%、6.3%、10.5%、13.9%、5.0%和15.1%。

市场主体发展加快。2011年,全区登记市场主体3350户,同比增长13.1%。其中: 私营企业495户,新增78户,同比增长18.7%;个体工商户2855户,新增311户,同比增长12.2%。

二、农 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2011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8512万元,同比增长10.0%。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4320亩,同比下降4.2%;粮食总产量20089吨,同比下降1.0%;蔬菜产量37048吨,同比增长0.2%;油料产量522吨,同比下降3.2%;药材总产量为771吨,同比增长15.2%。全年肉类总产量5866吨,同比下降2.0%;出栏生猪56062头,同比下降2.2%;山羊出栏14100只,家禽出笼29.8万只,同比基本持平;水产品产量196吨,同比增长1.6%。全年林业产值达到1244万元,同比增长32.5%。实有茶园面积11700亩,同比增长10.7%,茶叶产量69吨,同比下降8.0%;当年人工造林面积333公顷;全年核桃产量434吨,是上年同期的8.5倍;板栗产量817吨,同比增长19.8%。2011年,农村外出务工9395人,同比基本持平;务工收入6921万元,同比增长25%。

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2011年,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6万千瓦,同比增长21.1%;农村用电量103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8900万元,同比增长6.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200万元,同比增长6.5%。一是工业产品呈现“一增两降”。2011年,生产磷矿石184.5万吨,同比增长10.9%;生产黄磷5931吨,同比下降48.2%;发电量完成47779万千瓦时,同比下降6.4%。二是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126.6%,同比提高26.4个百分点。三是工业利润大幅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675万元,是上年同期的9.6倍。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2011年,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9000万元,同比增长2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0.6%。其中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1.4%,招投标承包面积16.9万平方米,招投标率为90.4%;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为62997元/人,同比增长7.3%。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11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590万元,同比增长36.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53730万元,同比增长36.9%。一是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115760万元,同比增长44.7%,非国有经济投资37970万元,同比增长17.8%。二是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8507万元,同比增长63.7%;第二产业完成33645万元,同比基本持平;第三产业完成111578万元,同比增长52.0%。三是重大项目支撑有力。2011年,全区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完成投资88418万元,占城镇项目投资总额的57.5%。神农架机场、神农架22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玉泉河流域开发、惠苑国际大酒店、神农坛景区、大九湖公园开发等项目进展顺利。

招商引资稳步推进。2011年,我区共引进项目29个,其中新建项目10个,续建及改扩建项目19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7个;协议资金295305万元,实际到位资金71311万元,同比增长13.2%。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2011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277万元,同比增长17.1%。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9013万元,同比增长16.0%;农村实现零售额21264万元,同比增长18.5%。分行业看:批发业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9233万元,同比增长16.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11044万元,同比增长20.1%。

外贸出口大幅增长。2011年,全区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256万美元,同比增长40.0%。

价格水平继续保持上涨。2011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6.7%,上涨6.7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烟酒类、医疗保健类、交通运输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分别上涨9.3%、22.4%、5.3%、3.6%、4.7%和4.6%;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4.9%,上涨4.9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6.6%,上涨6.6个百分点。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稳定发展。2011年,全区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3659万元,同比增长3.5%;实现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2776万元,同比增长9.4%。完成货物周转量4561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6.0%;旅客周转量 28792万人公里,同比增长6.0%。邮电通信业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2719公里;局用交换机达到61.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32万户,同比减少0.0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77万户,新增0.88万户;全区电话普及率为 72部/百人;计算机宽带互联网用户6700户。

              七、旅   

旅游经济大幅增长。2011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306万人次,同比增长40.3%。其中:海外游客8.9万人次,同比增长9.9%。实现区内旅游经济收入99540万元,同比增长32.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全区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806万元,同比增长36.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687万元,同比增长37.8%;税收收入完成11685万元,同比增长41.0%,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66.1%。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7641万元,同比下降4.2%。

金融支撑力度加强。2011年,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8208万元,比年初增加53144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7352万元,比年初增加22656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4055万元,比年初增加21729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8892万元,比年初增加8355万元;中长期贷款35162万元,比年初增加13374万元。

保险事业较快发展。2011年,全区保费收入1348万元,同比增长13.3%。其中,财产险实现保费收入74万元,同比下降25.3%;运输工具保费收入872万元,同比增长8.6%。支付各类赔款591万元,同比增长51.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11年,全区共有学校27所,在校学生6256人;全区初等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9.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5%;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0%。小学在校学生巩固率达100%,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达99.1%,享受“两免”学生达10060人次,享受“一补”学生1619人次,受益面达55%。

科学研究取得新成果。2011年,全区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5个,良种、新品种实验基地2个;成功引进了异地蜂王、新型蜂箱及打蜜生产等新技术8项;培育了绿芦笋、灵芝菌、金银花、豪猪特色养殖等科技示范基地。《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荣获湖北省2010年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2011年,全区共有群艺馆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共有各类图书8万余册。《黑暗传》被公布为国家级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区在省率先实现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数字电影放映全覆盖;本年新增6个行政村全民健身路径,开展了形势多样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神农架被命名为“国家级户外运动中心”。

广播电视发展加快。2011年,全区共有广播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27座。电视覆盖人口达7.53万人,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4%;广播覆盖人口为4.73万人,广播覆盖率为58.6%。2011年,新发展数字电视用户3700户,数字电视用户累计达到16500户;全年完成内宣稿件2800多条、外宣73条、专题专栏宣传500余期。

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2011年,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1个(不含村卫生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284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5人;病床床位202张,每千人拥有病床床位2.5张。全区6个乡镇卫生院和61个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率达到100%。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出生继续保持低水平增长。2011年,全区户籍人口为80083人(常住人口为76300人)。其中:男性人口为42914人,女性人口为37169人,男女性别比为115.5: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4‰。全区共出生798人,出生率为9.96‰;死亡650人,死亡率为8.12‰。全区18岁以下10786人,18-35岁之间22897人,35-60岁之间31490人,60岁以上14910人。

城乡居民实现双增收。2011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12元,同比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40元,比上年增加557元,同比增长13.6%。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2011年,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08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5350人,参合率为91.6%;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100%实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年末社会福利院收养260人,集体经济供养孤寡老、残、幼913人。新增就业1030人,困难人员就业12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20人,开展城乡劳动力培训302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3%。

十二、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2011年,全面完成了松柏滨河新区煞尾工程,启动实施了下谷乡土家特色民俗小镇建设。实施了8个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和公路沿线特色民居改造工程,实施3个村的村庄整治工程。大九湖乡被授予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称号,下谷坪土家族乡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称号,红坪镇官封村、宋洛乡后山坪村、新华乡龙潭村被授予“国家级生态村”。深入开展了“清洁城市,美化家园”、卫生文明创建暨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通过综合整治,初步达到了交通秩序规范、市容市貌良好、环境卫生整洁、集市管理有序、城市形象显著提升的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2011年,全区森林覆盖率为90.4%。主要污染物总量的排放控制在省规定范围以内。国家空气质量背景站神农架站实时传输数据试运行阶段。神农架林区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阳日省控断面水质监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监测任务及松柏垃圾处理厂环境现状监测工作开展顺利。联合集中收集、处理区内废弃农药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混合物2.78吨。安装电池回收箱40个,并定期进行回收。

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加大。2011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12.7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7%;万元GDP能耗0.9301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为6.91%。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以省审定反馈为准,如有变化,再另行公布。2、本公报中增加值增长速度为可比速度。

附件: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友情链接